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日本国立天文台和东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小组近日利用新一代地基望远镜,首次成功捕捉到可能存在生命的太阳系外行星“K2-3d”通过主星(行星凌日)时的影子。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天体动态杂志》上。
“K2-3d”行星的大小和温度环境与地球相近,精确观测其“影子”现象可探索行星大气中的氧分子。但目前太空望远镜观测“K2-3d”的轨道周期精度不够,也无法预测其通过主星的正确时间。此次,研究小组利用冈山天体物理观测所188厘米望远镜和系外行星观测装置MuSCAT,成功以约15秒误差测定了“K2-3d”行星的轨道周期,大幅提高了预测行星“影子”现象的精度。该成果为未来地外生命探索打开了一扇重要大门。
“K2-3d”行星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其距地球约150光年,体积约为地球的1.5倍。与地球相比,“K2-3d”行星在非常接近主星的近轨道公转。由于主星温度较低,因此认为具有和地球相似的较为温暖的环境。该行星表面可能存在液体水,有存在生命的可能。“K2-3d”行星有通过主星前面的轨道,可周期性观测到行星遮蔽主星轨道产生的减光现象,也称为行星的影子。精确测定各种波长的主星减光率,即可分析出行星大气层成分。
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第一期观察中已发现近30个具有行星影子轨道且有适合温度的行星。开普勒的K2观测任务将持续到2018年2月,以期发现更多类似“K2-3d”一样可能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2017年NASA还将发射系外行星凌日观测卫星(TESS),计划用两年时间全天候搜寻太阳系附近的生命迹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