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10月14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注射“α4β7”抗体与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相结合,或成为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的新手段。恒河猴实验显示,采用此手段,恒河猴在停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后,其体内的猴免疫缺陷病毒(SIV)依然会保持低水平。
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许多HIV感染者最常见的一种选择,然而,长期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不仅对患者构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还会产生许多不良反应。因此,寻找更好的艾滋病治疗手段是研究人员一直的努力方向。
此次,美、德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研究小组将目标瞄向了“α4β7”抗体。之前有研究表明,该抗体可以阻止恒河猴SIV的传播。实验中,研究人员在恒河猴感染SIV的5周后给其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在其服用药物4周后,向其体内注射“α4β7”抗体。18周后,研究人员不再给恒河猴服用药物,并在第32周停止抗体注射。
对照实验结果显示,仅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的恒河猴,在停药后体内的病毒数量急剧反弹,病毒的主要攻击目标——CD4 T细胞的水平也明显下降。但在采用联合疗法的恒河猴体内,停药后SIV病毒数量则保持在一个难以检测的低水平状态,CD4 T细胞的数量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这一效果可维持9个月的时间。
研究人员虽然没有在恒河猴体内发现可防止新生病毒感染的中和抗体,但却发现了针对SIV包膜蛋白中V2簇的非中和抗体。有研究表明,针对艾滋病病毒V2簇的抗体具有一定的防感染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该研究结果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可选手段,让患者无需持续不断地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同时,这一研究结果对于开发新的、有效的HIV疫苗也有裨益。研究人员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对“α4β7”抗体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寻找其控制SIV的真相。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