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7月6日说,世界最大的仿星器受控核聚变装置“螺旋石7-X”已于今年3月成功完成第一轮实验,目前正在升级改造,预计4年后可实现等离子体脉冲持续时间30分钟的目标。
顾名思义,仿星器就是对恒星的模仿,是一种受控核聚变装置。按设计,仿星器通过模仿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将等离子态的氢同位素氘和氚约束起来,并加热至1亿摄氏度左右发生核聚变,以获得持续不断的能量。
位于德国东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的“螺旋石7-X”装置在2015年12月开始运行,至2016年3月结束第一轮实验,成功制造出氦和氢等离子体。同时,经过2000多次实验,氢等离子体脉冲持续时间也从最初的半秒达到6秒。
研究人员介绍,利用4兆瓦的微波加热装置,等离子体反应器内温度迅速升高,电子温度达到1亿摄氏度,离子温度也升至1000万摄氏度。
研究人员说,第一轮实验结果超出预期,他们对此非常满意。目前,等离子体反应装置正在升级改造,预计2017年中结束,届时“螺旋石7-X”有望能够承受更高温度并将等离子体脉冲维持10秒。按计划,经多次升级,大约4年后可实现等离子体脉冲持续30分钟。
“螺旋石7-X”由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承建,项目投资超过10亿欧元,耗时9年的设备组装工作直至2014年才完成。
受控核聚变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方案之一。但应用核聚变的难度在于,要让超高温的等离子体“受控”,否则就可能变成氢弹爆炸。仿星器是目前较有希望的受控核聚变装置类型之一,中美等国还在研究托卡马克等其他类型的受控核聚变装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