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每日科学

用细胞内生物能量驱动的芯片问世

2015-12-09 科技日报 陈丹
【字体:

语音播报

  三磷酸腺苷(ATP)是生物细胞维持生命活动的直接能量来源,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团队却首次用这种生物能量来驱动芯片。他们将一个传统的固态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集成电路同一个带有ATP供电离子泵的人工脂质双层膜结合在了一起。这项发表在7日《自然通讯》网络版的最新研究为创建同时包含生物和固态组件的全新人工系统打开了大门。

  团队负责人、哥伦比亚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电气工程和生物医学工程教授肯·谢泼德指出,CMOS固态电子器件无法复制生命系统所具有的特定自然功能,比如味觉和嗅觉,也无法利用生物化学能源;生命系统则基于脂膜以及离子通道和泵,构建了自己的“生物晶体管”,用离子来运载能量和信息。

  研究团队为CMOS集成电路装上了一块ATP“生物电池”。有了ATP,这个新系统能够泵送离子穿过膜,从而产生可被集成电路所用的电势。他们制造了一个宏观尺度的系统原型,规模约为几毫米,来验证其是否能正常工作。谢泼德说,研究结果帮助他们确定了在何种条件下可以使ATP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接下来他们将考虑怎样才能缩小这个新系统的规模。

  尽管其他研究小组已经能够采集来自生命系统的能量,但谢泼德团队探索的是如何在分子水平上做到这一点,只将所需的功能分隔出来,然后集成到电子器件上。他解释说,就这个项目而言,他们并不需要整个细胞,而只是分离出ATP酶,这些蛋白质让他们能够从ATP获取能量。

  这种将固态电子组件与生物组件的功能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应用潜力很大。该团队领导这项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贾里德·罗斯曼说,通过适当地缩放,该技术可以为ATP丰富的环境,如活细胞内的植入系统提供电源。

打印 责任编辑:麻晓东
  • 制作大容量电池的新材料问世
  • 英发现癌细胞扩散关键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