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重要信息

中科院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工作进展

相里斌
(2018年1月24日)

2018-01-24
【字体:

语音播报

  2017年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夯实基础年,我院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四梁八柱”,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牵引,主谋、主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调整优化科技布局和深入推进研究所分类改革,整合集成优势力量,全力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 

  (一)全院动员积极融入,主动建立工作机制 

  围绕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我院在4月召开了视频动员会;5月出台《关于参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指导意见》;7月召开夏季党组扩大会议,重点研究部署我院参与科创中心建设和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国家实验室建设等重大改革创新发展的总体思路与重点举措。 

  按照“总部(院部)抓总、区域/领域主战、四类机构/研究所主建”的工作机制,我院先后成立推进科创中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上海专项办公室,发挥组织谋划、协调联络、协同推进作用。 

  通过这些途径和举措,将我院“率先行动”计划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有机结合、战略联动。 

  (二)共建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围绕张江建设世界一流的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院集聚优势科技创新资源,积极参与各项工作任务,已成为核心骨干力量。 

  1、张江实验室挂牌成立 

  为助力上海成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院市以上海高等研究院为主体建设张江实验室,着力推进国家实验室建设。9月26日,张江实验室揭牌。我院基于张江实验室,积极探索国家实验室建设新模式、新体系,优化人财物归属关系,初步形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开放流动、协同高效的新机制。

张江实验室揭牌 

  2、推进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上海分部筹建 

  我院联合院内外优势力量,推动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上海分部筹建工作。组织中科大上海研究院及院内其他单位、上海高校等,多次召开论证会,编写量子国家实验室上海分部建设方案;与上海市共同启动量子信息市级科技重大专项立项论证工作。 

  3、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我院围绕上海科创中心建设,集中力量,打造全球综合能力最强的大科学装置集聚区。已建成的上海光源一期工程、国家蛋白质设施(上海)运行情况良好;上海光源线站工程、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等一批在建设施进展顺利;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作为国内迄今为止投资最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取得了当年立项当年启动的阶段性成果。高效低碳燃气轮机试验装置已获国家发改委批复立项。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分布

上海光源概貌 

上海超强超短激光实验装置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波荡器隧道和用户实验大厅)

  4、院市共同实施重大科技行动计划 

  按照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出的重大专项原则与要求,我院积极组织,参与实施重大科技行动计划。2017年上海首批启动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关键技术”、“硅光子”和“国际人类表型组计划”三项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中,我院牵头两项,参与一项。 

  5、积极参与长三角城市群协同创新网络构建 

  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统一部署下,我院立足沪、苏、浙、皖的院地合作基础和优势,联合地方主管部门,参与研究和推动实施“长三角协同创新网络行动计划”。 

  (三)积极推进和部署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为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政策链、转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的完整链条,我院积极组织策划院市共建一批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作为上海市首个启动的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面向集成电路和物联网两大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集研发、工程、市场、孵化于一体,形成开放式的产业综合服务平台。2017年9月,国内首条、全球领先、兼容CMOS的8英寸研发中试线正式运营,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揭牌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实景 

  (四)积极参与嘉定新兴产业示范区建设 

  我院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集聚优势,张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功能集聚区”重大专项支持下,与嘉定区共建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协同院内外产业化专业团队创新转化模式打造技术评估与成果交易服务平台、中试公共服务平台、企业孵化与创业服务平台,取得明显产业集聚效应,已经成为嘉定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示范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新亮点。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