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播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
此时此刻,我感到非常的惭愧和不安,因为自己既没有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也没有做出多少值得彰扬的成绩,只不过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了分内的工作、尽了一名科技工作者应尽的职责而已。
任何行动的萌芽,都会来自内生的动力。静下心来,回首到环江开展科技扶贫工作的历程,我渐渐明白,我能在那里坚守二十三年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六个字:震惊、热爱和责任。
我永远忘不1994年7月,我来到环江县木论乡顶吉村作调查,村里的一切让我感到震惊:这里四面环山,玉米和红薯种在石缝里,农民喝的是黄绿色的坑渍水,吃的是稀稀的玉米糊,住的是四面透风的茅草屋,许多五六岁的孩子甚至连衣服都没有穿,整个家产不到几百元!说实在的,当时我感到非常心酸,那种感受难以用语言来表达。那令人心酸的一幕,深深地震撼了我,让我感到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责任——那就是为他们改变现状做些什么?也正是那一幕,坚定了我来环江从事科技扶贫的选择。
这些年,常常有人问我,作为一名外地干部,你能在这穷乡僻壤坚持二十多年,靠的是什么?其实就是热爱与责任。我热爱我的科技工作,我热爱环江这片热土;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有责任为老百姓脱贫致富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因为热爱与责任,我不在乎付出。
回想起1996年全国首个生态移民扶贫试验区——肯福示范区初创时的往事,仍然历历在目。当时,大规模的异地移民究竟如何安置?如何让这些移民尽快摆脱贫困过上富裕安定的生活?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经验。我作为示范区的负责人之一,带领一班科技人员在科技扶贫的道路上,开始了新的探索。
1996年9月3日,来自环江上南、下南、木论、龙岩4个大石山区97户513名贫困农民搬进了示范区。我们坚持“扶贫先扶智”,从转变移民的思想观念着手,开展农业技术培训以及新技术引进和实施,由于科技含量较高,示范区的发展速度和产生的经济效益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实现了当年搬迁当年解决温饱、三年超过周边地区农民收入的目标。今天的肯福,100%的农户住上楼房,100%的农民饮上了清洁自来水,201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66元。
2001年10月,为了探索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工作经验,我离开已经发展起来的肯福示范区,来到了环江县下南乡古周村筹建新的试验区。当时的古周村是无电无水无路的“三无”村,全村最值钱的财产就是3头牛。为了尽快改变这种现状,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共同摸索致富路子。经过十多年的奋斗,如今的古周示范区已发展成为户均出栏5头牛的养牛基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0年的803元提高到2016年的6282元,成为环江县的首批脱贫村。古周示范区的成功,为石漠化治理和岩溶山区生态重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创建了生态产业扶贫新模式。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二十多年来,我无法照顾到双亲和妻女,闲暇的时候,心中涌起的只有愧疚。我爱人身体不大好,对我有过埋怨,但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父母亲年老多病,但他们从不主动告诉我生活上的不便和身体上的病痛。2014年7月7日和2015年4月20日,我父母亲先后因病去世,作为儿子的我,在他们生病和弥留之际,我也没能为他们端水喂药、执手送终。
尽管所里舍不得我回去,但考虑到我的家庭情况,也曾想让我回所工作,但是,我一闭上眼睛,想着肯福示范区刚刚开始建设的时候,500多名移民没有住的地方,夜晚和他们在荒山上一起看星星的情景;想起移民为了早点过上好日子,在月光下拼命干活的身影;想到大石山区农民对我充满信任、饱含期待的目光;想起初到广西时科学院领导的语重心长的教诲:国家的需求、人民的需要就是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工作目标。我知道,我不能后退。
我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坚持下去!
二十三年的执着,这片沃土回报了我沉甸甸的果实:当年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移出来的和留居原地的山里人都吃上了大米饭,“肯福模式”开创先河引领了6万多大石山区群众走出大山,奔上了小康之路,昔日被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称为人类不宜生存的地方—下南乡古周村重新显露出她那世外桃源般的美景,环江喀斯特农业生态试验站成了西南地区小有名气的人才小高地,几十个科研项目取得了不菲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为环江县争取国家重大生态工程项目提供了技术支撑,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域县和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相继在环江实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我也在科学领域积极探索,我先后承担了国家、中科院和广西区等10多个项目研究工作。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创建的“林-草-牧”生态恢复治理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喀斯特山区产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和石漠化治理的典型样板,在广西乃至西南喀斯特地区广泛推广运用。
二十多年来,党和人民给了我很多荣誉,而荣誉和奖章是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与工作的肯定,是党和人民培养的结果,是各级领导的信任、关心和同事们的支持、帮助的结果,我很感激。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富裕生活,更加让我感到高兴。尤其让我感动的是,无论我去到哪一家、哪一户,农民兄弟都把我这个外乡人当作“老乡”,亲切地称我为毛南兄弟!因为组织上对我的培养,才让我有了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因为环江这片热土,才让我有了第二故乡的幸福;我更应该深深感谢的是,那里的纯朴善良的百姓,信任、理解与支持的干部群众,他们和我一起并肩战斗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
这些年,在环江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使我深深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巨;我与这里的老乡,朝夕相处,深深感受到脱贫致富是多么的迫切;同这里的干部群众一道,披星戴月、忘我工作,深深感受到党和政府做出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步进入小康决策的英明和伟大。土地是农民永远的根,而农村、农业和农民是我们农业科技工作者永远的根!不管我今后在那里工作、在什么岗位工作,如果那里的老百姓还需要我,我愿意继续为他们服务!在新时期扶贫攻坚的道路上,我愿意继续做一名战士,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姿态迎接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谢谢大家!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