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三年多的准备工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作为正式成员单位参与的国际大规模巡天“斯隆数字化巡天第四阶段项目”(以下简称SDSS-IV)于7月1日正式启动,开始为期六年的巡天观测和科学研究任务。
斯隆数字化巡天(SDSS)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星系图像和光谱巡天项目,于本世纪初开始实施,14年来已完成三个阶段的巡天任务,获得了全天四分之一的光学图像和超过100万星系、类星体和恒星的光学光谱数据,产生了大量具有革命性的天文学研究成果,成为目前用户最多、产出最丰、影响最大的地面光学和红外观测设备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至2012年底全球天文学家基于SDSS数据已发表超过5000篇科学论文,获得20万余次引用。基于前三期取得的巨大成功,SDSS于2014年7月1日进入第四阶段,将在2020年6月底结束之前使用斯隆望远镜完成三项新的大规模红移巡天,针对银河系结构、近邻星系二维性质和高红移宇宙大尺度结构等三个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研究。SDSS-IV继承SDSS前三期的成熟设备和成功经验,具有投资少、风险低、回报高等优点,从时间上填补了SDSS和下一代大规模巡天(如DESI和Euclid)之间的空白,具有承前启后的独特作用。
SDSS-IV项目由来自全球四大洲40个研究机构的200余位天文学家共同参与实施。上海天文台在2011年SDSS-IV酝酿之初就积极参与,多位研究员为SDSS-IV的MaNGA巡天项目书的撰写做出了重要贡献,上海天文台因此成为全球首批受邀参与SDSS-IV的研究所,并于2012年5月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SDSS-IV的所级成员单位,拥有SDSS-IV所有内部数据的平等使用权。过去三年多来,上海天文台积极协助SDSS-IV各方面准备工作,多位研究人员进入到MaNGA和eBOSS巡天的核心团队,在撰写科学需求、制定巡天战略、获取选源数据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上海天文台科研人员在SDSS-IV阶段开展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上海天文台SDSS-IV团队由星系宇宙学中心的10位研究员和一批年轻科研骨干、 博士后、学生组成,占上海天文台星系宇宙学中心研究力量的三分之二,其中侯金良研究员出任SDSS-IV顾问委员会委员,参与对SDSS-IV的监督和决策,李成研究员担任上海天文台的SDSS-IV首席科学家,负责上海天文台与SDSS-IV之间的协调、联络和科学合作。该团队研究范围涵盖SDSS-IV 所有巡天项目的科学目标,在相关领域的现有研究水平居于国内前列,并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团队全体研究人员将在今后六年内,抓住SDSS-IV这一难得的机遇,积极开展多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力争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拔得头筹、做出更多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研究成果。
图一:近红外波段的银河系。粉色阴影区域是从北半球无法观测的区域,因此之前没有被SDSS研究过。新SDSS将能看到整个银河系。版权:SDSS合作组织。
图二:新SDSS将对同一个星系的多个点测量光谱。来自于哈勃空间望远镜的图片展示了被新SDSS观测的第一批星系中的一个。蜂窝状图案显示了新SDSS的光纤阵列覆盖和观测的部分。版权:Davod Law和SDSS合作组织。
图三:在SDSS描述的宇宙3-D图中,还存在一个间隙,如图中红色棋盘状区域所示。新SDSS将会弥补该间隙。版权:Credit: A. Slosar和SDSS合作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