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合作交流 > 国际交流 > 合作动态
欧洲聚变发展协议负责人Francesco Romanelli访问等离子体所
  文章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3-01-30 【字号: 小  中  大   

1月27日至28日,欧洲聚变发展协议(EFDA)负责人、欧洲联合环形加速器(JET)负责人Francesco Romanelli博士到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访问,并作了题为“欧洲聚变发展路线图”(European Fusion Roadmap)的报告。

等离子体所所长李建刚介绍了东方超环(EAST)的近期成果、进展情况、未来计划以及等离子体所参与ITER计划的管理架构和主要贡献等。Romanelli博士听取了介绍并就具体内容进行探讨交流。随后,Romanelli博士参观了EAST大厅、中性束注入、低温超导、ITER超导磁体穿管线车间、ITER校正场线圈生产线等实验室。

28日下午的报告中,Romanelli博士向在座的30多名学者和研究生介绍了欧洲聚变发展协议于2012年制定的路线图,该路线图旨在为核聚变能源的实现提供一个“虽野心勃勃却切实可行的”方案,从而推动2050年之前聚变能联网发电这一目标的实现。欧盟聚变示范电站作为ITER的后继者,为实现商业化的核聚变发电,在设计建造中需要工业过程的直接参与。此路线图将这一任务具体划分八个模块,分别是:等离子体研究、热负荷、材料、氚增殖、安全性、欧盟聚变示范电站、低成本和仿星器。Romanelli博士从研究近况、存在的问题、研发方案、所需资源等方面一一介绍了路线图框架下这八个模块的研究计划。

Romanelli博士在报告中肯定了ITER项目在这一路线图中的关键性作用,同时也表示,聚变能的实现还需面临很多技术挑战,例如,如何解决常规偏滤器与其无法承受的过高热载之间的矛盾、如何为材料测试与开发提供理想的中子源、如何完善氚增殖包层(TBM)中冷却剂和增殖剂的设计从而确保氚的产出等。他指出,聚变能的实现不仅仅依托于欧洲各国的努力,更需要国际合作。最后,Romanelli博士还表示,该路线图是一个“不断发展中的”文件,需根据物理学研究、技术进展、资金预算的情况定期更新。

据悉,Francesco Romanelli博士曾于2003年作为ITER专家组成员来肥访问。十年之后再次访问,目睹等离子体所的发展和成就,他表示令人印象深刻。Romanelli博士此行是自2005年时任欧洲聚变发展协议负责人的Minh Quang Tran教授访问等离子体所并与李建刚所长签订科技合作协议后,这一覆盖欧盟30个研究单位的核聚变研究总机构负责人对等离子体所的又一次访问。

李建刚介绍east近期成果

参观等离子体所

交流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