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
在成都举行
  文章来源: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09-20 【字号: 小  中  大   

 由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清华大学、四川大学及973计划“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项目组联合主办的“2012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学术研讨会”于9月15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特邀中科院刘昌明院士、王光谦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马福臣研究员,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胡春宏,四川大学校长助理许唯临教授,中国地质环境监测研究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刘传正,四川省防汛抗旱指挥办公室副主任李东风,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研究院院长黎志恒和中科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崔鹏研究员等出席会议。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所长邓伟致欢迎辞。
会上,6名知名专家分别就各自行业领域研究问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刘昌明院士、王光谦院士分别以洪水灾害减灾战略、洪水灾害预警技术动态为题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国洪水减灾取得的成果、技术动态、存在的问题和前沿科学问题。刘传正副主任介绍了文家沟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成因、成灾模式及防治问题;黎志恒院长介绍了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成灾机理及工程防治模式;李东风副主任介绍了四川省山洪基本特点、成灾模式与防治现状。崔鹏研究员介绍了973项目” 中国西部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机理与风险分析”取得的研究成果, 分析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成灾特点与模式,提出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减灾策略。
来自国内14个高校和科研单位的34名科研人员分别从特大山洪泥石流形成机理、运动规模、成灾机制、模型实验、监测预警、工程治理、风险分析与评价等方面做了精彩的专场学术报告。与会人员积极讨论,相互分享各自的科研成果,交流经验,共同探索山洪泥石流减灾防灾与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科学技术问题。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有力地促进国内相关科研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有利于我国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成灾机理、风险分析、监测预警与防治技术研究的深化。
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山地所、成都理工大学、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长江三峡勘测研究院有限公司等 14 个单位 11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本次会议。
邓伟所长致欢迎辞
刘昌明院士作大会主题报告
王光谦院士作大会主题报告
分会场学术报告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