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至11日,国家973计划“深俯冲地壳的化学变化与差异折返”项目学术交流会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大郑永飞院士,和李曙光院士、金振民院士、徐义刚研究员等知名专家参加了会议。
该项目于2009年1月正式启动,汇集了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科学院、吉林大学等国内多个超高压变质和地壳深俯冲研究领域的优势单位。会议以“我们知道哪些?还有哪些我们不知道?”为指导思想进行报告和讨论,项目所属8个课题的学术骨干分别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了亟待解决的前沿科学问题。与会代表就报告内容提出了许多深层次科学问题并展开讨论,整个会议气氛热烈而融洽。
郑永飞院士在最后总结中指出,通过两天的学术交流会,加强了课题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了彼此了解,加深了对一些问题的认识,得到了启发和提高,会议开得十分成功,达到了预期目的。他强调,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大家要将解决的科学问题与项目的总体目标紧密结合,不仅要发表高水平的SCI论文,而且要取得能够推动科学发展的、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1984年国际上首次报道在大陆地壳岩石中发现超高压指示矿物柯石英,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大陆深俯冲与超高压变质研究,导致了板块构造理论的一场革命。根据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统计,25年来有关“大陆深俯冲与超高压变质”领域的研究发表了成千上万篇SCI论文,有100篇论文的引用率达到75至576次。在这引用率最高的100篇论文中,第一作者单位为美国的29篇,名列第一;中国的26篇,名列第二;法国的14篇,名列第三。在中国科学家贡献的26篇论文中,中国科大作为第一作者单位的有13篇,分别为李曙光院士和郑永飞院士课题组的成果。通过大陆深俯冲和超高压变质岩的研究,已经显著提升了中国科学家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的影响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