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物理研究所2009年度学术年会于3月26日在地质地球所二楼报告厅隆重召开。来自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总参气象水文局、北京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以及大气物理所的科研人员、研究生等共计400余人参加了此次学术盛会。
所长王会军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本届学术年会分大会报告和大气科学发展战略座谈会两部分。
上午的大会报告由副所长朱江主持,报告内容主要包括大气物理所主持的四个973项目的进展情况。符淙斌院士的科研团队(“北方干旱化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积累发现,半干旱区是干旱化表现最剧烈的地区、初步找到了人类活动影响干旱化的证据,通过发展区域环境系统集成模式提出了未来10-50年干旱化趋势的集成预报方法和预测意见;吕达仁院士介绍了2010年刚刚启动的973项目“平流层大气基本过程及其在东亚气候与天气变化中的作用”的研究背景和研究计划,重点阐述了从环境外交、中长期天气气候预报方法和平流层环境保障等国家重大需求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预期目标;王会军报告了2009年度开展实施的973项目“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EWEA-CET)”的阶段性成果,提出了新的年际增量短期气候预测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发现了欧亚大陆积雪对我国夏季极端气候可预报性影响、东亚区域陆气耦合强度的时空分布特征、青藏高原地温年代际异常对华南前春降水的影响等一批重要科研进展;周天军研究员从观测和数据同化、海气耦合过程及海陆热力差异、耦合气候模式等方面报告了973项目“‘亚印太交汇区’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我国短期气候的影响”的2009年度研究进展。此外上午的最后一个大会报告曾庆存院士报告了自然控制论研究的新进展,他对水资源调控、区域大气污染调控、防灾减灾、人工影响天气以及风能发电以及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学术年会下午的大会报告由副所长陈洪滨主持。黄荣辉院士系统地报告了东亚季风系统的特征和变化;李崇银院士探讨了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与亚洲下降风、东亚夏季风、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和中国东部冬季降水等的关系;国家气候中心丁一汇院士通过多模式集合方法分析预测了暖气候下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百年变化趋势,并分析了两者趋势相反的原因;穆穆院士的报告:可预报性研究:非线性与不稳定性导致的一个挑战性课题,提出了初始误差发展、演变的动力学问题,为提高数值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水平提供了理论基础。
大会报告结束后,所领导和所内外邀请专家参加了在大气所综合楼101会议室举行的大气科学发展战略座谈会,座谈会由所长王会军主持。与会专家围绕“大气物理研究所‘十二五’期间战略发展规划”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畅所欲言,为大气所的战略发展献计献策。各位专家一致同意大气所应继承优良历史传统,抓住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大好机遇与挑战,在战略定位上既要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需求,同时应结合国际发展前沿,统筹规划,积极投入具有前瞻性的基础研究以及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坚持自主创新,集中力量解决诸如资料变分同化、品牌模式发展、定量降水预报、环境机理研究等核心技术问题,继续引领我国大气科学发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大气所所长王会军致
会场情况
与会专家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