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学术活动
中国暨东亚地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召开
  文章来源: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 发布时间:2009-11-16 【字号: 小  中  大   

  1110日至15日,中国暨东亚地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国际会议在福建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内召开,来自中国、朝鲜、日本、韩国、蒙古等东亚国家以及俄罗斯、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专家和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的管理者共计141人参加了此次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EABRN)和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CBRN)合作举办的国际会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黑兰和北京办事处、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海洋局、福建省林业厅、福建南平市人民政府等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出席了会议。

  大会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主席许智宏主持,在“实施生物圈保护区《塞维利亚纲要》和《马德里行动计划》”这一主题下,参会的国际专家和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围绕生物圈保护区的发展、《马德里行动计划》的内容和实施情况、EABRN各成员国的合作、跨界生物圈保护区等议题进行了主题发言和讨论,同时对来自中国、越南、韩国和印度尼西亚4个生物圈保护区的案例进行了分析,讨论生物圈保护区作为可持续发展学习地的具体措施。

  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的现场考察和评估是大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参会的中外代表详细考察桃园峪生态区了解公众教育情况、大竹岚毛竹试验林对当地居民收入增加的情况和其生态效果、正山小种红茶产地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和游客中心的建设以及宣传教育举措,最后了解中亚热带森林生态定位站对当地森林气象和水文监测的情况。代表们还考察了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的九曲溪景区,了解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国内外代表对武夷山生物圈保护区的管理效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也提出了诸多建议和意见,特别是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社区经济的发展、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公众教育等方面提出的建设性意见有利于当地保护区管理者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促进生物圈保护区在区域上实践和示范可持续发展。

  会议期间,东亚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和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在同一个主题下会场“有分有合”,显示了国家网络和国际网络各自的独特性并又拥有一致的地方。这种形式为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者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国外保护区管理理念和行动计划的机会和平台,为中国的生物圈保护区进一步落实《塞维利亚纲要》和《马德里行动计划》提供了帮助和支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1971年创立,当前发展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其重要的一部分工作。2008年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的第三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上提出的《马德里行动计划》,目的是进一步加强各个生物圈保护区在管理、宣传、交流、功能分区、伙伴关系、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工作。我国目前已有28个自然保护区被纳入了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