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繁体 | RSS | 网站地图 | 收藏 | 邮箱 | 联系我们
首页 新闻 机构 科研 院士 人才 教育 合作交流 科学普及 出版 信息公开 专题 访谈 视频 会议 党建 文化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会议 > 会议信息
7月4日科学史所第十一期青年学术沙龙通知
  文章来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4-06-30 【字号: 小  中  大   

  报告题目:华人网络与法规导向的中药国际化:以中药全球化联盟为例

  报 告 人:郭文华(台湾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内容提要:  

  该研究以成立于2003年的中药全球化联盟(the Consortium for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Medicine, CGCM)为例,探讨在生医全球化下中医药作为另类出路所带动的社会网络与国际化轨迹。与过去中医药学界的理论探讨不同,该研究集中在法规面向,分析中药全球化联盟对于新药研发的立场发展策略。此外,与习见的东亚国家科学(statescience)论述不同,该研究关注的中药全球化联盟是以海外华人为基础,企图超越国家疆界的“纯科学家”网络。因此,这个联盟要如何在既有的中药研发组织外,在参与者间建立发展共识,在追求通过新药法规与整合研究资源之间取得平衡,是该联盟的重要任务。

  该研究有以下发现:一、联盟发起人郑永齐有深厚的新药研发经验与学识,对中医药的开发价值有所认识。二、郑永齐不谙中医,但过去的产官学人脉却让他一呼百应,召唤各地华人科学家以机构为单位参加联盟。三、从成立开始中药全球化联盟打出以黄芩汤为主要成分的新药“PHY906”,这个新药的研发进度成为联盟的话题、焦点与动力。四、虽然联盟近年不断扩大,成员遍及欧美纽澳,讨论项目也增加针灸与中医理论与教育等,但究其会议内容,会发现它与其他由东亚国家召开的国际会议十分类似。是否中药全球化联盟已经成功地将中药送进主流,或者是在国家之外该联盟达成华人科学家的整合与科技的全球化,还值得观察。

  时  间:201474日(周五)下午15:00—17:00 

  地  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09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郭文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科学技术与社会”博士,台湾阳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关心现代医疗与社会的互动,旁及其历史演进,时间以十九世纪中叶后为断限,侧重现代医疗体制的形成与其对社会的影响。专长于科学知识与东亚社会、医药政策、科技与社会研究。目前的在研课题包括东亚临床法规相关的专书、东亚医疗的国际化等。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