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科学报】科学家们的“野外”新年

2019-02-11 中国科学报
【字体:

语音播报

  编者按:

  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新疆伊犁河谷巩乃斯河畔的天山积雪、青藏高原北麓河的冻土、三亚最南端的珊瑚礁……在中国广袤无垠的海陆国土上,有着一些特殊的地区,这里风光迤逦也艰苦险恶,同时蕴含着科学资源的“富矿”。农历己亥猪年,当万家灯火、阖家欢乐时,这里的科研工作者们此刻正在录数据、查设备、作研究,坚守在平凡又特殊的工作岗位上,守护着这片“野外”家园。

  这个春节,请跟随《中国科学报》的笔触和镜头,一起走进野外台站里了解科学守望者“不一样”的新年。

与一千只猴子一起过年

工作人员给刚出生不久的小猴喂奶

  大年初二是家家户户串门上街的日子,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研究平台(苏州)的兽医主管陆勇却把精力都放在平台的一千多只猴子上。在接到拜年电话前,陆勇还在为调皮打架的猴子处理伤口。

  2018年1月,世界首例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诞生。一年后,“中中”和“华华”又有了5个“兄弟”,这意味着国际上首次由科学家构建了一批具有一致遗传背景的生物节律紊乱的猕猴模型。这对人类的脑认知功能研究和一些重大疾病的治疗来说意义非凡。

  为了照顾好这些小猴,陆勇与同事在春节期间也要在平台值守,负责每日的喂食、检查等工作。

  平台的分子实验室主管王占洋也是春节期间值守成员之一。他告诉《中国科学报》,筛选及培养符合实验要求的体细胞耗时长且数量有限,因此必须用不同的方法,鉴定用于克隆的体细胞是否符合预期的基因型,这才能确保克隆工作的顺利进行。

  “鉴定细胞是否符合标准需要建立一个稳定的实验方法。”王占洋表示,虽然是过年,但还要以研究工作为重。“做动物模型研究,过年期间完全休息的可能性不大,我们平台值班的同事还要做饭、打扫卫生。”

  今年过节,值守苏州的十余人就在平台的宿舍吃上了年夜饭。“每人炒两个拿手菜,很丰盛的。”陆勇笑着表示,“吃饭时,有值班任务的同事还要一边端着饭碗,一边盯紧手机,时刻监控猴群状况。”

  小猴子们也因为过年享受了一波“福利”:平台的工作人员为猴子们买来了它们平日不常吃到的坚果,还为瘦弱的、年纪较小的猴子们特别蒸制了一些春节糕点。

  “希望未来能把猴子们养得更好、更健康,实验也进行得更顺利。”在平台工作三年有余的陆勇表达了自己的新年愿望。

坚守天山雪崩谷

大年初二一早,王海存在雪中记录气象数据

  在连续的暴风雪中,中科院天山积雪与雪崩研究站(以下简称积雪站)迎来了2019年春节,这也是积雪站工作人员王海存一家在这里过的第19个春节。

  国道217线和218线是连接新疆天山南北的交通命脉,在两条道路的交汇地段,正是积雪站所在区域。这里尚未通电,没有手机信号。“年货是我媳妇的哥哥开车送来的,有些蔬菜和鱼。”王海存说。

  由于山上只有这一家人,年味也不如其他地方那么浓重。对王海存一家来说,更重要的事情是每天将观测数据准确地传输到科研人员手中。大年初二一大早,与往常一样,王海存起床到院落中,观测气象站的11个气象要素,这样的气象观测每天进行3次。虽然积雪站精准的仪器逐年增加,可以代替部分人力,但是雪深、雪层温度、密度等数据只能依靠人工测量。

  积雪站建于20世纪60年代,位于海拔1776米的天山深处,这里冬季降雪频繁,雪期大于150天,附近共有64个雪崩频发点。为了方便现场工作,站址选在了雪崩最频繁的地方。在这里待的时间久了,王海存也可以根据温度、雪的厚度等要素,判断何时会发生雪崩。

  除夕当天,这里发生了一次雪崩。王海存说:“这次雪崩离积雪站大约100米,造成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堵车。路上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帮司机联系了推车,最终让大家都安全通过了这个路段。”

  积雪站是我国目前唯一的积雪雪崩研究站,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李兰海的团队常年参与和主导雪害防治研究,为雪崩易灾区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科研基础。

  “今年年底就能通电了,以后的科研、生活应该会更加方便,我们也会继续坚守在这里。”王海存一家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

热带雨林过春节

样地植物调查,陈辉(右一)

  2月4日,除夕,万家灯火。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版纳生态站)高级工程师陈辉独自值守在野外工作站中。

  鸟语蝉鸣、万木葱茏,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腊县的版纳生态站补蚌工作站,距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仅200米。自从上世纪70年代,植物学家、中科院版纳植物园创始人兼首任园长蔡希陶在补蚌村考察时,发现了热带雨林的代表性树种——龙脑香科的望天树,这里便成了中国首个被世界公认的热带雨林,也是地球北纬21度最为珍贵的一片绿洲。

  今年是陈辉第一次在站上过春节,大年三十,他通过视频与家人一起“跨年”。“这里网络很好,打开视频就可以与家人通话;这里距离哈尼族村寨很近,我也入乡随俗,没有吃饺子,跟大家吃米饭。”陈辉笑着说,“在勐仑片区,版纳站的张文富、黄继梅两位同事也没有回家,坚守站里的综合气象场并且维护自动监测设备。”

  目前,版纳生态站的水文、土壤、气象和二氧化碳通量等数据信息观测基本实现自动化。除了常规的数据记录、设备巡视等工作外,陈辉趁着这一难得“清净”的机会,为研究收集数据。他告诉《中国科学报》,从中国云南至越南湄公河一带的热带雨林山区,长期存在着一种特殊又普遍的“刀耕火种”生产活动。“事实上,人类可能很早之前就开始大规模塑造着大地,而非从现在才开始,只是近几十年来速度越来越快了。由于过去一些少数民族没留下文字,我们对很多信息不了解。像‘刀耕火种’这种生产活动,对于森林生态系统到底有怎样的影响,是我们想要研究的。”

  新的一年,陈辉希望把这项研究系统地做下去,同时将正在进行的研究工作持续下去,取得下一个“完美收官”。

加班,为了千家万户的年夜饭

王吉顺检查田间小气候监测仪器

  春节的禹城站,比起平日“冷清”不少。新落成的食堂窗明几净,偌大的空间,只摆了一张四人的小餐桌。“过年啦,大部分同事都回家了,我们只留了四个人在站上值守。”中科院山东禹城综合试验站高级工程师王吉顺对《中国科学报》说,“不过,大年夜里,我们贴对子、放鞭炮、吃水饺,跟家人视频聊天,也挺热闹。”

  王吉顺已经在禹城站工作35年了,多数节假日都要在站上值班。早些年,大家除夕都需要出门夜巡。“倒不是怕丢东西,就怕有人破坏了站上的仪器设备。”王吉顺说:“没办法,谁让禹城站的观测设备长年运转,数据积累不能间断呢?”

  禹城站位于山东省禹城市的黄河冲积平原上,原本是片旱涝、盐碱、风沙频发的贫瘠土地。中科院在此建站,就是为了变薄田为沃野,进一步保卫国家的粮食安全。而禹城站的一大任务,是开展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变化的长期观测,实现高质量、长时序的数据积累。“如果工作人员春节都放假,这几天的数据没记录下来,那就没法满足科研需求啦。”另一位值守在此的高级工程师田振荣说。

  常常没法回家过年,家里人不抱怨吗?王吉顺淡淡地说了一句:“他们习惯了。”他知道自己这份工作的意义,近几年,他们在滨海盐碱地发展的配套种植技术方面成果显著,“渤海粮仓”科技示范工程备受关注和肯定,千家万户的年夜饭和大饺子里,藏着他们的心血结晶。

  走出禹城站崭新的工作大楼,迎面是200亩试验田静静蔓延,王吉顺蹲下身去,用手抚过那些还带着一点翠色的,正在沉睡的越冬麦苗。60米边界层微气象观测铁塔高耸入云,俯瞰着每一个辛勤值守的工作人员。

  新春已至,丰年可期。

这个春节,我来陪珊瑚“宝宝”

  “春节期间,我们一般会安排值班表,由专人值班,今年我刚好在站上,就让大家都回家过年,不需要在这里值班了。”这个春节,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海南三亚站)研究员黄晖第一次与家人在工作岗位上过年。

  依托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三亚站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最南端的鹿回头半岛,承担着热带海湾生态系统基本要素和基础数据的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及其资源可持续利用示范三大功能。

  其中,我国唯一的热带海洋临海生物实验站——中科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设在濒临珊瑚礁的红树林海区。担任站长一职的黄晖表示,“我们做珊瑚研究的,真正的一线科学研究都在三亚和南海岛礁进行。”

  海南三亚站野外实验观测仪器设备精良,已经部分实现自动化。“春节期间的工作一如既往,我们需要时不时地巡视检查设备运转情况,确保不出现故障;实验室里养的很多珊瑚、砗磲和海龟等海洋动物,需要人工定时换水。”黄晖告诉《中国科学报》。

  除夕,黄晖完成了一系列巡视的“规定动作”,确保珊瑚“宝宝”们以及仪器设备一切正常后,与家人一起包饺子、看春晚,迎接己亥猪年的到来。

  黄晖及其团队20年来致力于珊瑚生物学与珊瑚礁生态学研究。“扎扎实实地把想做的事情,继续做下去。”谈及新年愿望,黄晖如是说。

守护回家的“天路”

科研人员给铁路测试地温

  除夕,青海。窗外闲庭信步的藏野驴、欢愉追逐的藏羚羊和憨态可掬的野牦牛,中科院青藏高原北麓河冻土工程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科研助理王亮用相机记录下这一特别瞬间,发给了远在千里外的亲朋好友。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没有回家过年了。

  北麓河站,是中科院条件最艰苦的野外观测站之一,空气含氧量约为海平面的七八成。由于高原反应,科研人员经常得靠供氧机维持呼吸。

  2月4日除夕,一大早,像往常一样,王亮和另一位值班同事照例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的一些日常数据进行提取,监测地温的变化与影响。

  “铁路和公路都建设在常年冻土地区,地温的升高和降低都影响铁路所处地段的路基沉降与变形。”王亮告诉《中国科学报》,他们的工作主要是为铁路和公路单位提供一些科学数据,为提前预判和改造提供依据。

  他还介绍,2016年,北麓河台站把冻土施工的一些方案和技术也用在工民建方面,对青藏高原上的房屋进行了创新翻建。

  “三年来,我们一直观测房屋的沉降变形。就目前来看,楼房没有出现任何变化,地温也没有发生变化,这说明我们的技术措施起到了关键作用。现在地方政府部门和公路单位对我们采取的措施很感兴趣,准备下一步把这方面技术作一个工民建方面的规范。”他说。

  今年的除夕只有王亮和同事两人度过,简单的涮羊肉火锅是他们的年夜饭。他戏谑自己站在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上,宛如在空中漫步的“天蓬元帅”,遥看人间的一派欢腾。

  目前,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所在的冻土地区地温变化尚不明显,没有较大的地形变化。“尽管我们没有回家过年,但我们一直在为铁路、公路安全畅通保驾护航,让更多人可以平安回家。”王亮说。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9-02-11 第1版 要闻)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