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钨钼冶金氨污染过程控制等63个项目
获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技奖

2017-02-17 中国新闻网
【字体:

语音播报

  环境保护部新近公布的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名单显示,《钨钼冶金氨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等63个项目获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

  公告显示,根据《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的规定,经各地、各部门推荐和专家评审,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批准63个项目获2016年度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30项,科普类奖1项。

  《钨钼冶金氨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及应用示范》获得本年度环保科学技术一等奖。该项目负责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林晓博士2月16日对记者表示,中国钨钼储量产量为世界第一。但目前钨钼冶炼企业采用的末端环保治理方式成本较高,因此降低相关成本的污染控制研究十分必要。钨钼与砷铅等重金属形成的杂多酸阴离子、与氨形成的重金属铵盐等复合污染物等对传统末端治理技术提出严峻挑战,污染治理亟需向全过程污染控制技术升级。

  林晓认为,钨钼冶金全过程污染控制的关键在于,构建将资源提取、污染控制统筹设计的清洁生产新工艺,分离回收钨钼、氨等污染物以及废水的减量化。该项目实现了低浓度氨氮废水的源头减排和废水废气同步处理。全过程水耗有望降低26%,氨耗降低50%,能耗降低60%,环保处理成本降低,并提升了经济效益。

  数据显示,全球钨探明总储量仅为290万吨,中国的钨资源储量丰富,在全球探明的钨矿产资源储量中占比为60%左右,居全球首位。中国钼产量位列全球第一,2010年占全球产量的37.4%。

  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环境保护科研领域中的重要奖项,旨在充分调动环境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速环境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