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光明日报】内蒙古大型鸭嘴龙类化石亮相

2016-08-11 光明日报 高平
【字体:

语音播报

(图为恐龙骨架化石。 资料图片)

  8月9日至10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举办“草原丝绸之路——巴彦淖尔化石高层论坛”。期间,在当地乌拉特后旗新近发掘出的一具大型恐龙骨架化石首次亮相,引起专家的关注。

  这具恐龙化石长8米左右,是目前内蒙古首次发现的早白垩世大型鸭嘴龙类恐龙,也是近二十年来内蒙古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2012年,内蒙古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对阴山以北的潮格温都尔北部地区进行恐龙地质遗迹调查时,在楚鲁庙一带发现了一具鸭嘴龙类恐龙化石。科考队对恐龙化石进行了系统发掘。科考人员发现该具恐龙化石可能为新类型,它的牙齿、分布骨骼均与已发现的鸭嘴龙化石有较大的区别:牙齿具有明显的横纹,四肢骨骼粗壮,头骨结构复杂。现已发现的骨骼有较为破碎的头骨,保存完好的上颌骨和下颌骨,牙齿排列整齐,显示出成年期个体牙齿的特征,胫腓骨保存完好,后趾骨保存完整,主要部件骨骼齐全。真骨化石占整个骨架的90%以上,是近二十年来内蒙古地区发现的最为完整的恐龙骨架化石。该具恐龙化石骨骼保存率达70%~80%,包括头、颈椎、胸腰椎、腰带、前肢、后肢和十分完整的尾部。

  同时,在挖掘出该具恐龙化石的白垩统地层中,科考队首次发现热河生物群的球蚬、东方叶肢介、三尾拟蜉蝣、介形虫化石以及松柏类植物化石、球果化石等。热河生物群是我国早白垩世极其重要的生物组合,在研究生物演化、地层时代划分、岩相古地理分析和古生态学方面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原载于《光明日报》 2016-08-11 06版)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