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瞭望】中国科学院:以党建促创新

2016-07-18 瞭望 屈辰
【字体:

语音播报

  “根据党章,发展党员是否少了一道程序?”6月13日,中科院京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示范培训班上,一位党支部书记一边看台上的模拟演示,一边向主持人提问。 

  中科院监督与审计局局长杨卫平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之所以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培训,是因为在科研压力极其繁重的情况下,有些党支部书记接触党建工作较少,经验不足。“这样更直观,形式更活泼,为各单位切实抓好基层党务骨干培训提供了示范。”

  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吹响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作为国立科研机构,中科院进一步明确了自己担负的历史使命——发挥国家高端科技智库优势,为国家科技决策提供准确、前瞻、及时的建议,发挥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学术引领作用,敏锐抓住科技革命新方向。

  科技创新何其艰难。中科院将党建作为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使命的重要抓手和坚强保障。

  “党建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工作,不能形成‘两张皮’。特别是在中科院这样的国立科研机构,党建工作搞好了,能够激发出极大的能量,有效促进和保障科技创新不断取得进展。”中科院党组成员、京区党委书记何岩说,为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领导,中科院党组对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党组书记白春礼亲任组长,并专门成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督导组,确保学习教育见实效。

  “支部建在实验室”

  为贯彻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走在前面、深学一层的要求,中科院党组研究制定了《中共中国科学院党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截至7月1日,10位院党组成员到院机关13个部门和59个院属单位指导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支部建在实验室”,这是中科院上海分院分党组、沪区党委提出的要求。中科院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党总支提出“党建跟着队伍走,支部建在发射场”,在发射场建立临时党支部,并专门安排一名党务干部,负责与发射基地的联络沟通、安排发射队伍入住、车辆通行、衣食用品采购等工作,为发射队员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他们一个多月身处封闭状态的后顾之忧。

  在新形势下,让广大科技人员清醒认识当前正风反腐的形势,是保障科技创新的新要求。中科院广州分院创新巡回报告会形式,由分院纪检组组长、部分研究所党委或纪委书记组成巡讲团,到每个研究所宣讲党纪。其中,强调纪律、科研经费审计监督、新常态下课题经费与财务管理的思考、加强课题经费监督、优化财务管理流程等,是宣讲重点。

  为切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避免走过场,取得实效,中科院党组决定开展具有创新性的“飞行检查”。中科院督导组到各分院调研“两学一做”效果时,仅提前一天随机抽取某个研究所和20名党员,确保督查压力不局限在被抽中的人员范围,而是传导至整个分院和全体党员。“用‘飞行检查’确保掌握党员学习的真实情况,用‘随机抽查’实现督促检查党员学习全覆盖,用‘情景访谈’激发党员深入思考、真学真信。”杨卫平说。

  今年6月,中科院督查组飞行检查了所属的成都、武汉、南京、新疆、长春等五个分院、十余个研究所,每次督查工作都由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亲自带队。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院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刘伟平非常关注“情景访谈”的结果,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给予点评,极大地传导了压力,引起了各基层党组织的高度重视。

  中科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冯灿记得,在督查中,“问、答、议、学”等新方式让许多党员感到紧张,直到讨论环节时才逐渐“放开”,最后集中学时大家都兴奋抢答,明显感受到访谈现场的气氛越来越活跃,党员的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回答问题越来越对答如流,引发的思考和交流的话题也越来越深入。实践证明,这种方式确保了掌握党员学习的真实情况,实现了督促检查党员学习的全覆盖,真正做到了切实有效、督导合一。

  将“爱国情怀”融入血液

  “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国家间的科技竞争,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每一次科技创新“攻克堡垒”,党员作用的发挥都非常关键。在中科院,合格党员的标准始终与国家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爱国敬业奉献是中科院的优良传统。

  2013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科院时强调,广大科技人员要牢固树立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思想,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把人生理想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

  “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的第一要求。”前几天,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刚为同事上了一堂“两学一做”主题党课。作为我国冰芯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已有42年党龄的姚檀栋,带领研究团队在冰芯与全球变化、冰川变化与寒区环境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国际水平的成果。“姚院士通过自己及其团队的实际行动,将创新科技、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科技价值观’体现得淋漓尽致。”何岩说。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也被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杨波深深铭记。在这位80后党员眼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明确了青年科研工作者的前进方向。

  2009年,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第一次1000米海试时,首次乘船下潜的杨波晕船反应非常强烈,好几天都很难下床。在临时党支部的关怀下,杨波最终渡过难关,顺利完成海试。那次海试结束后,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2012年,时任“蛟龙”号声学系统主任设计师的杨波,再次拿起潜航服准备“入海”。此前,他已完成数十次下潜。“我不是专业潜航员,之所以每次都敢下潜,是因为对我国自己研制的载人潜水器有足够信心。”杨波说,“其实下潜时已经顾不上个人安危了,关注点全在了解设备状态、搜集第一手数据、分析参数上。作为党员,能够亲自验证研制装备的性能,我感到自豪。”

  6月30日,中科院对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98名优秀共产党员和49名优秀党务工作者进行了表彰。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研究员、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主圃主任钟彩虹作为代表发言。

  2016年,是钟彩虹“结缘”猕猴桃研究的第24个年头。她和团队常年奔波在贫困山区田间地头,顾不上照顾家人,甘做“科技扶贫”的燃灯者,科研成果丰硕。近十年来,武汉植物园猕猴桃各类新品种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21万亩,配套高效生产技术辐射68万亩,累计产值高达100亿以上。

  钟彩虹团队面向广大的贫困地区,累计培训中层技术人员6000余人次,培训基层一线田间操作人员4.2万余人次。特别是四川蒲江模式的巨大成功,让更多贫困山区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猕猴桃育种研究和产业推广是一场接力赛,需要一代接一代人的连续努力。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体会到,作为党员,必须做好本职工作,强化责任意识。”钟彩虹说。

  “党员科学家的一言一行,对于所有科研人员而言都是‘无声的命令’,具有无形的感召力。这些身边的先进典型,为全院党员干部和普通党员的‘学’和‘做’树立起看得见、够得着的标杆。”何岩认为。

  党建与科研擦出“火花”

  目前,中科院共有党支部近3000个、党员9.2万余名,45岁以下党员超过7万,其中大多数党员是奋战在一线的科研人员和学生。对这支朝气蓬勃的党员队伍而言,党建与科研的融合能够擦出“绚烂火花”,为科技创新注入源源动力。

  我国“蛟龙”号的技术亮点之一,是高速数字水声通信系统。杨波等人在调研国外水声通信系统技术时,发现其并不具备数字通信性能。“蛟龙号”声学系统的研发,是跟在国外技术后面研制“语音通信模式”,还是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跨越式提升?这成为摆在50多名党员面前的选择题。

  多位党员科研骨干一致认为,“不能满足于达到国际水平,还要超过他们,做到领先”。“做出这样的选择,与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和不忘做一名党员的初心密不可分。”杨波回忆,2012年“蛟龙”号下潜7062米深度时,现任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首席顾问的刘心成提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我的岗位无差错,我的工作请放心”等口号,极大地鼓舞了大家的工作热情。

  “是党员,就要冲在一线。科研工作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此时党员的表率作用更要体现出来。”杨波至今难以忘记刘心成的话。他还记得,每次完成任务后,临时党委都会安排出舱、国旗展示、送鲜花、浇海水等仪式。“每次冲击新深度后,党委都会将一桶海水浇在三位潜航员身上,表示祝福。”

  作家许晨在为刘心成所著《挺进深海之路》一书写序时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刘心成和临时党委的贡献不仅仅是蛟龙号的成功海试,也为我国科技战线如何搞好党建工作,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保障和促进作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作为中国科研最高殿堂,必须瞄准国际科技制高点。为此,中科院将继续促进党建与科研有机融合共进。”何岩表示,下一步,中科院党组将督促全院各级党组织履行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主体责任,夯实“学”的基础,突出“做”的效果,落实“严”的要求,强化“责”的意识,树立“高”的标准,确保党建工作服务科研中心工作。中科院将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永远保持过硬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作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应有的重大创新贡献。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