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况简介
1949年,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中国科学院成立。
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院领导集体
创新单元
科技奖励
科技期刊
工作动态/ 更多
中国科学院学部
中国科学院院部
语音播报
3月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成功研制的国内首套地表层自适应光学试验系统,与云南天文台1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对接后,这双“慧眼”首次获得了太阳黑子和太阳米粒的大视场高分辨力自适应光学校正图像。这些高分辨力太阳图像的获得,将进一步提升中国太阳物理研究水平,为太阳物理学家通过研究太阳磁场来提高空间天气预报的准确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
“比如,我们可以用望远镜看远处的青山,能够看到树林看到树叶,甚至树叶上的纹理,但是我们把视角拉大,图像就变得模糊一些”,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的相关专家表示,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视场扩大后,由于等晕区的限制无法满足大视场高分辨力观测要求。
中国首套地表层自适应光学试验系统是大视场自适应光学技术的一种,只针对地表层大气湍流进行波前探测和校正,虽然达不到接近衍射极限的分辨力,但是可以在大视场范围内提高成像质量。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文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饶长辉研究团队通过观测设备,提取地表层大气湍流引起的波前像差进行闭环校正,最终实现了大视场高分辨力成像。
对太阳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是天文学中的一个前沿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涉及到天体物理和物理学的若干重大问题,而且同日、地空间变化,地球防灾减灾,环境保护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研究太阳活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对太阳进行高分辨观测,获取高分辨率太阳光谱和单色像。
太阳地表层自适应光学试验系统技术验证实验的成功,标志着中国太阳自适应光学技术的重大突破,为进一步开展大视场多层共轭自适应光学技术奠定了基础。利用该技术,太阳物理学家可以对大视场活动区的演化过程进行高分辨力观测,获得的大视场高分辨力观测数据,可以为太阳物理学家开展太阳磁场的结构、产生和演化等物理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更精确的数据信息,不断完善人们对太阳活动现象物理本质的了解,促进太阳物理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