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两加快一努力”重要指示要求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率先实现科学技术跨越发展,率先建成国家创新人才高地,率先建成国家高水平科技智库,率先建设国际一流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办院方针

首页 > 传媒扫描

【中国新闻网】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次向公众发布重大成果

2016-01-03 中国新闻网 张素
【字体:

语音播报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2016年1月2日对外发布三项天文观测新成果,依次是对银河系恒星做“人口普查”、快速射电暴、黑洞数据。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新闻发言人薛随建介绍称,第一项成果是中国自主建造的、目前世界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郭守敬望远镜”,已成功获取高质量恒星光谱462万个,“比世界上所有已知光谱巡天项目获取的数据总数还要多”。

  第二项成果是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在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中,发现了快速射电暴,猜想可能是一个近期的超新星遗迹或是活跃的恒星星云。

  “快速射电暴是指遥远宇宙中突然出现的短暂而猛烈的无线电波暴发,持续时间极短,通常只有几毫秒,却能够释放出相当于太阳在一整天内释放的能量。”薛随建说。

  第三项成果是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联合美国科学家,成功测量了距离地球约16000光年的一个黑洞数据。他们发现“Nova Muscae 1991”(苍蝇座新星)黑洞质量是太阳的11倍,其转动速度是每秒钟379转。

  薛随建解释说,电影《星际穿越》里的主人公在围绕黑洞转动的行星上只停留了3个小时,却发现黑洞以外的飞船已经过21年,这种差异就在于行星非常接近黑洞的同时,黑洞高速转动,行星上的时钟由此走得很慢。

  这是成立于2001年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首次向公众发布重大基础性成果。薛随建表示,科研成果以往更多是“被锁在象牙塔里,没有被大众关注和理解”。他们希望通过定期发布,让科研成果更接地气,“更多激发广大社会群体投身太空探索的热情”。

打印 责任编辑:侯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 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

  • © 1996 -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57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2500047号
    网站标识码bm4800000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
    电话:86 10 68597114(总机)
       86 10 68597289(总值班室)
    编辑部邮箱:casweb@cashq.ac.cn